1.检查内外炉墙,保持炉墙完好。不漏风,不窜烟,外墙颜色鲜明一致。
2.清扫炉膛及炉拱,清除结焦物。检查炉拱及内部炉墙无明显裂缝和脱落;
3.清除水冷壁管、对流管束、省煤器、空气预热器积灰、积垢,露出金属表面。清理过程中严禁使用锐器划伤金属表面。同时仔细检查管束、集箱的磨损变形情况,如有异常,做好记录并上报管理部门。
4.检查炉排片,对烧蚀严重、变形、有裂纹的予以更换;往复炉排片应清理风线,保证足够的通风和冷却。
5.检查炉排导轨、滚轮、销等,不得有缺损;试运行炉排,不得有明显滞阻。炉排松紧度以炉排前弧不下垂为宜。全速冷运炉排8小时,无异常为合格。
6.各油孔注润滑油,包括前后轴,分层给煤器各轴。
7.打开锅筒、集箱人手孔,清洗内部积垢,投保护剂干法保护。(用量以药剂说明书为准)
8.炉膛投块状生石灰防潮保护,严密各炉门、风门及落灰口,防止潮气进入,每三个月更换一次。
9.锅炉本体压力试验,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.25倍,保持压力20分钟。
10.炉前压力表工作压力须以红线显示;各自动化仪表、传感器校验周期一年
11.检炉及安全法校验周期为一年;
1.风机使用期间,巡视人员应根据设备巡视制度的要求,定时对设备进行巡视,检查温度、各部螺栓及联轴器,发现异常及时找维修人员处理。
2.风机若出现振动或噪音,应首先检查联轴器是否偏斜、柱销螺母是否松动、弹性垫是否损坏、叶轮是否积尘,同时检查基础螺栓及减振器。
3.风机解体检修。风机运行一个检修周期后应进行解体检修,检修标准:
a.联轴器与轴配合不低于过渡配合标准;检查联轴器螺栓孔及锥孔,不应有磨损;更换联轴器柱销弹性垫,试配柱销锥面与椎孔,应保持锥面的严密配合,不松旷,否则更换注销;组装后对轮间隙保持1≤a≤2.5,同心度允差≤0.1;联轴器须安防护罩。
b.打开轴承箱,清洗内部油泥。
c.清洗轴承,检查滚道、保持架,不应有可见的点蚀、磨损、或损坏;测量轴颈、轴承位,不低于过渡配合标准;更换油封。
d.清理风箱及叶轮积尘,目测叶轮不应有变形、开裂、窜孔、缺损;组装时锁好叶轮保险片。
e.风箱结合口严密不漏风。
4.检修完毕后,手动盘车,不应有过紧、摩擦、刮碰等情况。
5.试车。检修后的风机需进行试车,试车时间为一小时,风机应无明显振动和噪声,工作电流在额定以下,轴承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40℃。
三、电机
1、电机使用期间,应监测其工作电流、表面温度、轴承部温度及噪声。严格控制工作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,轴承部温度不超80℃。(特殊绝缘电机除外)
2、电机检修。打开电机端盖,测量轴承室及轴径不低于过度配合要求。
3、检查转子,不应有裂纹及平衡块缺损。
4、检测电机绝缘程度,常规380V电机绝缘电阻应大于0.5兆欧。
5、清洗轴承,检查合格后,在不高于120℃的洁净机油中加热,迅速装于轴径上,同时注意推力轴承安装方向。
6、加注润滑脂,加入量轴承空隙的1/2~2/3。
7、检查紧固接线端子,电源电压、频率、接法与铭牌所示一致。
8、电机通风口和进风口畅通无阻,风扇不得缺叶。
9、电机接地可靠。
四、水泵
(一)、循环泵、补水泵
1.设备使用期间,运行操作人员按照设备巡视制度,定时巡视设备,检查水泵轴承温度、噪声及振动情况,发现问题及时报修,以防事故扩大。
2.水泵检修。
a.解体水泵,检测转子轴径,各配合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.2,轴弯不能超过允许值,如下表: b.检查机封密合面,不许有裂纹和缺损,应有镜面效果;软密封橡胶套老化、龟裂应更换。
c.检查水泵叶轮,不准有裂纹、缺损,否则更换;清理积垢及堵塞物;测量口环间隙,口环直径小于100,更换间隙为1.00;口环直径大于100,更换间隙为1.2。
d.疏通清理注油孔。
e.轴承、联轴器检查、安装,按上述技术要求进行。
3. 试车。水泵检修完毕后进行试车,试车必须在水泵满水的情况下进行。先用手盘车,然后启动水泵,缓慢提高转数,各密封处不得漏水、轴承无杂音,待达到最高转数后,压力、扬程等性能参数接近设计要求。
(二)、多级给水泵
1.多级离心泵可视为若干个离心泵串联而成 ,其检查方法与普通离心泵类似,组装时严格控制叶轮与导翼的相对位置,使叶轮中心面与导翼中心面尽量重合。级与级间密封垫厚度应与原有垫相同,不得随意更改,否则将影响泵的扬程和流量。
2.对于卧式多级泵,一般配有平衡盘,以抵消泵的轴向力。平衡盘是靠连接高压、低压端的平衡管起作用的,检修时必须保证管路通畅。平衡盘及环长时间使用后,会出现磨损,必须进行更换或修理。
要求:
a.平衡盘及平衡环可经车削修整,修整后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.3。
b.车削去掉的尺寸可用垫片进行调整。
1、拆下检修的轴承应用干净的汽油清洗,检查轴承滚道、保持架及滚子表面,如有可见的划伤、磨损、裂纹、锈蚀或点蚀应更换。保持架铆钉松动者亦应更换。
2、用手相对轴承内圈推动外圈,不应有明显间隙感,否则更换。
3、清洗后的轴承与滚道间涂少量润滑脂,然后快速拨动外圈,应转动灵活,无明显迟滞感或响声,否则更换。
4、安装时用机油加热,油温控制在90~120℃范围内,最高不得超过120℃。轴承不得与容器底部接触,待轴承与油温度平衡后迅速装入轴径上。
5、推力轴承一般有方向要求,必须原样装回。
6、对于脂润滑的轴承,安装完毕后,在确定滚道绝对干净的前提下,在滚道空间添加2/3左右的润滑脂。
7、对于机油润滑的轴承,安装完毕后,在箱体加注规定标号的机油,并使油位接近油窗的中线。
8、轴承检查周期2至3年。
六、设备润滑
1、设备润滑须执行五定三过滤的原则,即定点、定质、定量、定期、定人;三过滤是:入库过滤、发放过滤、加油过滤。设备润滑的具体要求如下表:
七、板式换热器、除污器
1.板式换热器长期停用后,应将夹紧螺栓松至安装尺寸的1.15倍,以使加紧的板片及胶条恢复弹性,延长寿命。
2.每年清洗一次,清除污垢杂物。清洗时严禁使用金属刷,以免损伤板片和胶条。板片洗刷后应用清水冲洗,用洁净的棉纱布擦拭干净,如板片有裂纹需更换。
3.检查换热器密封条,如有损坏或严重变形,致使板片密封处变形,应更换密封条。
4.更换损坏的密封条,用不含氯离子的胶固定并紧固。对多年使用的换热器,如紧固到规定尺寸试压仍漏水,允许略缩小加紧尺寸。
5.紧固前要检查下横梁是否平行抬起、固定,以充份保证各板片对齐。
6.除污器要保证滤网无破损,无污物,排污阀严密。
7.水压试验(工作压力)无渗漏。
八、输煤系统
1.检查输煤系统各托辊、导辊、传动滚筒,保证运转灵活。对运行中不灵活、发出响声、滚面变形的解体检修或更换。检修标准:轴承完好,润滑充分,防尘密封圈完好,用手拨动能自由转动。
2.传送带不应有脱层、露线及横向超过两公分的断裂,否则视情况局部或全部更换。
3.传送带的连接允许采用铰接或粘接,(时间允许建议采用粘接)。连接后的皮带边缘在接口附近的直线度允差不大于2/1000。粘接要求:a.在对接端不小于半米的长度内,分别剥离线层,做成等宽的、相覆盖的三个台阶,(注意:切割台阶时严禁伤及下面线层)台阶作好后用钢刷清理干净台阶表面;b.在两侧台阶上均匀涂上传送带专用胶,将两皮带重叠,用锤在平台上从一端向另一端均匀敲击,使每层粘牢;c.用铝铆钉或铜铆钉沿敲击的方向将皮带铆接,铆钉均匀排列,横向相距5公分且每三个相邻铆钉呈等腰三角形排列。铆接后,铆钉两端应平整且不应高于皮带表面,放置24小时后使用。
4.滚筒减速机。打开减速机盖,解体减速机,用汽油清洗各零部件及箱体,清理油道内油泥;检查各级轴承(按轴承检查要求)、轴、键及键槽,键与槽的配合不松旷,不偏斜,否则修配。检查齿轮啮合情况,齿面不许有点蚀、齿面剥落、单齿横向超过的1/3缺损、缺齿及明显的磨损等,及时处理,上报设备管理部门;减速机组装,应将箱体接合面、轴承盖清理干净,均匀涂抹密封胶,由中间向两边对称紧固螺栓。按标尺注油。
5.破碎机。
6.试车。系统检修完毕后应进行试车,系统启动后,传输部分无明显跑偏,各托辊、滚筒运转灵活,无迟滞及响声,吸尘器进风口周围密封严密。减速机各部无漏油现象。
九、框链除渣机
1.设备在用期间,运行人员按照设备巡视检查制度定时巡视设备,发现异常及时报修。
2.设备检修。首先清净渣沟积灰、积水,检查轴承座及预埋铁,不得有松旷,否则紧固或加固处理。
3.检查各轴、销、辊、轮、刮板框链不得有明显的磨损、腐蚀,否则更换部件。(除渣机工作环境恶劣,以上部件允许有磨损,是否更换以保证一个检修周期为原则)
4.尼龙轴承间隙≯1。
5.链轮拖动过程中无滑链、脱轨现象。
十、锅炉除尘器
1.进气、出气口与除尘器本体对接严密,不得有漏烟、漏气现象。
2.各检查口门严密、开关灵活。
3.内部积灰积尘清理干净。
4.检查刮板除灰机。(按除渣机检修标准)
5.除尘器本体无裂缝、漏水、漏气现象,内部结构无坍塌缺损。
6.停运季节清水保养。
十一、锅炉换、热站仪表
1.各仪表每年由仪表室标定校验一次。
2.各设备仪表配置齐全,不得随意取消。安装朝向便于观察。
3.炉前压力表表盘尺寸应符合设备配置要求,不得任意更改并有安全工作压力警示红线。
4.远传仪表信号准确,发现异常及时检验。
5.设备运行期间仪表发生故障立即修理,不得带病运行。
十二、电气设备
(一)、高低压开关柜
1.盘、柜面标志牌、标志框齐全并清晰;
2.小车、抽屉式柜推拉灵活,无卡阻碰撞现象;接地触头接触紧密、调整正确,投入时接地触头比主触头先接触,退出时接地触头比主触头后断开。
3.小车、抽屉式柜,动、静触头中心线调整一致,接触紧密;二次回路的切换触头或机械、电气联锁装置的动作正确、可靠。
4.柜内设备固定牢靠,完整齐全;导线与电器或端子排的连接紧密,标志清晰、齐全,清洁无尘。
(二)、高低压电器
1.高压断路器
断路器的合闸接触器及辅助开关的接点应无烧损或锈蚀,并应动作正确,接触良好;接点的分合闸位置应随断路器的分、合而正确地切换。断路器与传动部分联动时,机械指示器的分、合位置应符合断路器的分、合状态。
2.隔离开关
接线端子与载流部分接触紧密,绝缘子表面清洁、无裂纹、无破损。隔离开关由分到合,动触头应先与消弧触头接通,并在与主固定触头接触前不应分离,动触头在主固定触头中的静止位置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。由合到分,动触头的断开顺序应与上述相反。并使动触头的最终打开位置符合制造厂的规定。
3.接触器
接触器的可动部分应灵活可靠,灭弧装置应完整;接触器接触表面应平整,不应有金属碎屑或烧伤痕迹,触头接触应紧密;衔铁及铁芯的螺钉应紧固,短路线圈或短路环应良好,弹簧压力适当,结合面应清洁无尘垢、油垢或凹凸不平,电磁铁的凸部分和铁心间应留有0.15~0.20mm的间隙,以防在断电时衔铁不能脱开。
4.低压电器的一般规定
外壳、漆层、手柄无损伤或变形;内部仪表、灭弧罩、瓷件等无裂纹或伤痕;附件应齐全、完好。电器的金属外壳或框架应保护接地。
(三)、专用电气设备
说明书、各种资料及图纸齐全。如果出现故障应交付生产厂家或代理商进行检修,不得私自拆卸、检修。
(四)、照明装置
照明应保证正常运行、巡视和检修时所需要的足够照度;在不允许熄灯的主要场所(如主要装置、重要厂房、控制盘、主控室、主要通道等),应装有事故照明。
十三、外网设施检修标准
(一)、管道焊接
1.管道更换焊接前,须将管内清理干净,严禁异物入内。
2.热力管道施焊前管端须除锈,打坡口,按焊接工艺要求进行焊接。
3.焊接后的管道应进行系统工作压力+0.1Mpa的水压试验并保持压力5分钟。
4.管段除锈刷防锈漆,漆干后进行保温。
(二)、管道保温
1.热力管道安装完毕及强度试验合格后必须进行保温。
2.接口处使用的保温材料应与管道、管件的保温材料性能一致。
3.接口保温前应将接口钢管表面、两侧保温断面和搭接段外壳水分、油污、杂质和端面保护层去除干净。
4.对于蒸汽管道应采用岩棉、珍珠岩、硅酸盐保温毡等耐高温材料;热水管道兼可采用聚氨酯发泡材料。使用聚氨酯发泡时,环境温度宜为20℃,不应低于10℃;管道温度不应超过50℃。管道保温不宜在冬季进行。不能避免时,应保证接口处环境温度不低于10℃。
5.接口保温采用套袖连接时,套袖与外壳管连接应采用电阻热熔焊;也可采用热收缩套或塑料热空气焊,采用塑料热空气焊应用机械施工。套袖安装完毕后,发泡前应作气密性试验,升压至20kpa接缝处用肥皂水试验,无泄漏为合格。
6.对需要现场切割的预制保温管,管端裸管长度易与成品管一致,附着在螺管上的残余保温材料应彻底清理干净。
7.硬质泡沫保温物质应充满整个接口环状空间,密度应大于50千克/立方米。
8.对采用玻璃钢外壳的管道接口,使用模具作接口保温时,接口处的保温层应和管道保温层顺直,无明显凹凸及空洞。接口处,玻璃钢防护壳表面应光滑顺直,无明显凸起、凹坑、毛刺,防护壳厚度不应小于管道防护壳厚度;两侧搭接不应小于80mm。
9.对于用镀锌铁皮做外壳的保温管道,接口处要做压边防水处理。
(三)、管道色标
1.凡架空热力管道必须涂有醒目的介质标识。
2.系统一次供回水分别标有箭头并有供回水字样。
3.系统二次供回水分别标有箭头并有供回水字样。
4.标识尺寸应与管道口径相协调、成比例。
5.色标如下图:
(四)、阀门检修
1.热力管网中的一次阀门、锅炉及换热站阀门,必须保证关断时的严密性。
2.二次阀门及调节阀门应保证可调性。
3.阀门填料饱满,填料及法兰垫无漏水。填料以聚四氟乙烯材料为宜。
4.填料压栏压紧程度,应保证填料不渗水,阀杆运动灵活,且距终点保持5mm以上的距离。
5.阀门的压盖、压栏螺栓、丝杠及法兰螺栓必须涂油防锈。口径≥150的阀门,外表面应作保温。
6.阀门安装时应注意方向性,截止阀、调节阀采用低进高出的安装原则;安装旋塞、闸阀是无方向要求;其他阀门按阀体上介质流向标识安装。
7.手轮等配置齐全。
8.碟阀修理。
a.检查阀门密封面,用软布清理污垢,不应有可见的损坏、点蚀,否则更换;
b.检查阀板,不应有变形,否则更换;
c.打开蜗轮室盖,调整蜗轮限位螺钉,使阀板在关闭时,螺钉顶点与齿扇之间留有1mm左右的间隙。在齿轮及轴承上加注润滑油;
d.打开密封圈压盖,检查密封圈垫,如有损坏需更换。
(五)、阀门井、补偿器井
1.井盖井圈齐全。
2.井内清洁无杂物,无积水。
3.井壁完好,无坍塌、无渗漏。
4.井内管道穿墙处防水良好。
5.井内阀门两侧管道留有略大于螺栓长度的光管段,做好防腐处理。其余管段保温完整。